“民营企业在推动特种钢材研发技术、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等方面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。但当前的政策环境仍需优化,尤其是在高端钢铁产品的研发与出口方面,要进一步优化相关政策。”全国人大代表、天工国际董事局主席朱小坤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,今年全国两会,他围绕钢铁产品的税收政策方面提出建议。
天工国际位于“中国工具之乡”江苏丹阳,是国内知名的高速钢、模具钢等新材料和切削刀具生产制造商。与30年前生产粗钢、普钢不同,天工国际自2007年登陆港交所后,选择走高附加值的特种钢材料之路。特别是近几年来,公司发挥自身技术优势,不断加大科学技术研发,在压铸模具钢产品、粉末钢材料领域占领国际国内市场。
朱小坤表示,钢铁行业中的高端特种钢材产品,如高速工具钢、模具钢等,不仅是我国装备制造业和关键工程的基础材料,也是推动我们国家制造业技术进步的关键。“然而,目前这些高端钢铁产品受限于较高的研发成本和生产所带来的成本,面临较大的市场之间的竞争压力,部分高的附加价值特钢产品在出口上也面临不利的税收政策。”
2021年5月1日起,国家对钢铁行业出口政策做调整,取消了23个钢铁产品的出口退税,国内钢铁产品出口不再享有出口退税红利。
对此,朱小坤表示,这一政策有助于促进钢铁行业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,但高合金高速钢、合金粉末钢等高的附加价值特钢产品也被列入取消退税范围。这没考虑不同钢铁产品在技术上的含金量、市场需求、加工工艺方面的差异,可能会影响一些企业未来的发展高端特钢产品的热情。
他建议主管部门可以细分出口退税政策,区分产品类型,对于高端特钢产品,特别是高速工具钢、模具钢、合金粉末钢等继续给予出口退税政策。“这一些产品是很多行业的基础材料,对于制造业技术进步至关重要。建议优化出口退税政策,区别粗加工和精细加工,对那些推动碳达峰的高端钢铁产品,应给予更为宽松的政策支持。”
目前,我国在部分高端特种钢材领域仍依赖进口,尤其是在高速工具钢和模具钢等领域。朱小坤说,这些特种钢材的生产难度大、核心技术掌握较为集中,通过优化出口退税政策,也有助于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力度,推动钢铁行业的技术进步和创新,从而提升国际市场的占有率。
“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,非公有制企业的创新能力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关键。完善政策扶持、提供税收优惠、优化出口退税,能够更好地激发民企的创新活力,提升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影响力。”朱小坤说。(记者 仲茜 操子怡)